*智力的綜合能力
1)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
2)適應環境和活用經驗的能力
3)學習知識與支配知識的能力
4)解決抽象思維問題的能力
斯騰柏格說人類的智力係由三類不同能力所組成,這三種智力主要是強調適應環境與改造經驗的重要性,也就是讓學生有接觸現實生活與吸收新經驗的機會,並培養適應環境及創造的能力。
*斯騰柏格智力三元論
1)組合性智力(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)
-個體能對問題情境中相關因素認知、比較,從而獲得答案的分析能力
2)肆應性智力(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)
-個體運用經驗,重新思考,重新分析研判相關因素,從而獲得答案的創造能力
3)經驗性智力(contextual intelligence)
-個體與環境互動,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,從而獲得實踐能力
*影響智力的因素
1)先天遺傳決定智力架構
2)後天環境影響智力發展
3)環境影響早期大於後期
4)遺傳限(reacting range):個體智力的高低,基本上是受遺傳因素決定,但遺傳所決定者並非一個點,而是一個閾限,稱之。
5) 融合模式(confluence model):蔡昂克(Zajonc)所倡,做為家庭子女過多或出生時間太密集,均不利孩子智力發展。
*智力因素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
1)資賦優異(giftedness)
2)智力不足
3)學習困難
非智力因素係指學習表現不能單從智力因素作判斷,而是與學校教育效果有關的其它因素相關,包括性別、性格、認知類型與學習類型等。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與個體所處的文化教育環境有密切關係。
*性別差異
1)小學階段男女生間無顯著差異
(1)一般上智力無差異
(2)學業成就上有差異
-在語文能力方面,女生一般優於男生
-在數學能力方面,男女生無明顯差異
-在空間關係(方位與方向)判斷方面,男生一般優於女生。
2)中學以上男女生間差異顯著
(1)女生:語文能力方面的優勢即逐漸消失
(2)男生:數學能力方面的優勢卻繼續增加
*性向與成就差異的非智力因素
1)傳統文化重男輕女
2)性別角色社會化:
-性別角色(sex role)
-性別認同(gender identity或 sexual identity)。
*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與行程
1)同時影響學業成就的重要因素。
2)形成與個體所處的文化教育環境有密切關係
性格差異是學生在校學習活動中,對人、對事、對己以至於對學校環境適應時,在行為上表現的獨特性格。內涵包括了:成就動機、自我概念。成就動機指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、有價值的工作,不但願意去做且力求完美的一種內在心理歷程。
*外在表現與成就動機
1)成就動機視為性格特徵之一
2)學習行為表現是成就動機指標
(1)有做 (3)做對
(2)做完 (4)做好
*自我概念與學習表現
自我觀念或自我結構,可視為個人對自我多方面綜合的看法。在此看法中,既包括個人對自己能力、性格以及與人、與事、與物之關係等諸多方面;也包括個人從目標與理想的追求中所獲成敗經驗,以及對自己所做的正負評價。
*激發學生的成就的動機
1)建立積極正面的歸因方式
2)培養健全的自我概念
3)讓學生都有成功和失敗的經驗。
4)善用成功與失敗的經驗
5)鼓勵適度的冒險。
*推薦影片:
YouTube video:關於多元智慧《我曰》
2010.11.15 第九週 教育心理學 期中考
期中考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